水葫芦“染绿”滇池的启示
水葫芦“染绿”滇池的启示
科学发展,也要创新和大胆
文|刘川
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读<政道:仇和十年>文集》,这是我们这里党政领导对仇和这位“最具争议的市委书记”在沭阳、宿迁等地以其个性化的施政方式和理性化的制度建设,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肯定和折服。
一则《昆明圈养水葫芦今年将达26平方公里》的新闻从显示屏跳入我的眼帘。点开一看,原来又是那个仇和,在昆明的滇池里续写了他大胆创新的为政新篇。
质 疑
今年5月初,仇和在滇池现场办公,选定3个水葫芦堆放处理场,决定利用滇池河湖圈养水葫芦26平方公里。水葫芦曾是滇池的一大污染源,上世纪90年代初,滇池里的水葫芦疯长成灾,覆盖了整个河面和部分滇池的水面,其腐烂的茎叶曾令滇池的水恶臭扑鼻。直至1999年昆明世博会前夕,泛滥滇池达12年之久的水葫芦才基本被打捞干净,这段故事堪称为昆明人惨痛的记忆。这个在昆明人记忆中如同梦魇一般的外来入侵物种大批重回滇池到底是福是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和争论。
26平方公里水葫芦重新染绿滇池。许多网友和环保专家担心水葫芦会在江河湖泊中迅速繁衍,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腐烂后污染水质,妨碍其他水生植物生长,造成生态失衡。然而,毕业于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且具有多年农业科技工作经验的仇和则认为圈养水葫芦,是治理滇池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早在2009年,昆明市便在滇池白山湾实施了“滇池水葫芦富集氮磷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系统研究了水葫芦机械化采收、减容、粉碎、脱水、有机肥生产、沼气发酵,分析评估了“水葫芦控制性种养机械化采收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各环节技术参数及社会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只有用水葫芦来吸附滇池里的氮和磷,才是解决滇池水质富营养化的治本之策。
理 论
从仇和的专业出身来考虑,他一定比普通人更了解水葫芦的生态习性,知道水葫芦泛滥可能造成的危害。但他比别人更清楚水葫芦的长处。水葫芦,学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人们在和水葫芦抗争的过程中发现,水葫芦球形叶柄的纤维网能吸附核电厂排放的放射性废水,污水流经水葫芦的“过滤器”,放射性污染物的强度大幅度削减。它还可以吸收工业废水中的稀土、铅、汞、镉、镍等重金属元素,吸收农药污染及生活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人计算,种植1 公项水面的水葫芦,每年能吸收4 吨有机氮和1 吨磷农药,这样的净水能力足以处理2000 居民的生活用水!
水葫芦不仅能净化污水,它还含有比传统蔬菜更高的蛋白质、脂肪和纤维。水葫芦年亩产2.5—4万千克,可为30—40头猪提供青饲料。马来西亚的土著居民,更是以水葫芦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以供食用。印度海得拉巴地区研究所首次用水葫芦的叶片生产出写字纸、广告纸和卡片纸。据估算,印度境内的水葫芦每年能生产出1000 万吨纸。在温度、水质等适宜的条件下,一株水葫芦在八个月内便能繁殖到6万株,可以覆盖0.8 亩水面,而1公顷水面的水葫芦,每天能生产1.8 吨干物质,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能产生660 立方米的沼气,相当于250 公斤的原油,这是一个怎样惊人的数字!
出 路
由此看来,深谙水葫芦习性的仇和决议用水葫芦来治理滇池污染,并非是一时冲动或政府权力下的武断行为。他坚信水葫芦是吸收水体中氮、磷能力最强的水生植物之一,在有效控制生长范围、做好管护、机械化采收及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下,进行大面积圈养水葫芦,可吸收和浓缩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再通过机械化采收,制作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可达到去除水体内源污染的目的,同时还会抑制蓝藻的生长。他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首先将水葫芦治污限定在一定区域内圈养。与此同时,早在做出该决策之初,他就现场敲定了3处水葫芦处理场,为这些圈养的水葫芦找好了归属:水葫芦用机械采收后,用船运往处理场,全枝全叶拿到处理场无害化处理。在粉碎、渣汁分离过程中,确保渣汁不回流到水体和土地中,全部回收利用。其中渣可做成富含氮、磷、钾的肥料,用于增加烟田和三七田肥力,汁可发酵生产沼气,供给生产设备运转所需的电力。7月下旬,昆明市首次在白沙湾水域对圈养水葫芦进行实验性采收。源源不断的水葫芦通过传送带被搜集到采收船上,采收并粉碎后的水葫芦将由专门的运送船运到处理场,经过晾晒、脱水处理后,进行深加工资源化利用。昆明市政府作出承诺:滇池26平方公里水面圈养的水葫芦,除保留部分种苗外,必将实现分批次全种全收。
仇和的为政之道,总是这么特立独行。他看准了的事情,砸锅卖铁也要做!用他的话说,他就是要“用不民主推进民主,用人治推进法治”。正是他这种倔强的作风,顶住了社会各界的压力,让滇池治污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从九五到十一五,国家投资滇池治理已超200亿。然而以前的很多投资都打了水漂,真正起效用的投资却在仇和上任之后。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昆表示,仇和对于滇池水质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前在盘龙江走,得捂着鼻子。现在水清了,有人下去游泳了。”
启 示
科学发展,离不开创新和大胆。而这种执政者主导下的制度创新,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的威权主义政策施惠于民众,从而巩固了政治的合法性,另一方面规避了传统旧体制下潜在的社会危机甚至是政治危机,给民众带来了可以预期的精神寄托与未来希望。国家要求在2015年前要彻底治理滇池污染问题,草海水质达到V类,外海水质达到Ⅳ类。重压之下,我们除了寄希望于这些大胆的改革者们,还能有其他的办法吗?
为政如此,外来生物利用也当如此。当前能源问题正是世界六大危机之一,“绿色能源”的利用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主攻方向。滇池将水葫芦变作了治理蓝藻、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法宝。但它仅仅是外来生物利用的一个开始。我国已知入侵植物达380多种,其中对我国农业带来严重危害的植物有水葫芦、水花生、葎草、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大米草、薇甘菊、银胶菊等。这些外来植物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的栖息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但它们却有着几乎一样的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强,抗病虫害,有着快速的繁殖机制、高效的散布机制和强大的竞争能力。博采众长,利用外来植物的抗病虫特性,研制生产以外来植物为原料的生物农药;利用外来植物富集纤维的特性,生产出环保纸张;利用外来植物生长茂盛、繁殖力强的特性,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饲料,都是“变害为宝”的具体途径。在多年的治理毫无进展的情况下,如何打通外来生物开发利用的瓶颈,将看似有害的外来生物变成一种宝贝,一种资源,成为植物资源利用研究领域的一项新的课题。这个根据外来入侵生物的强大生命力特性,研究其利用价值的过程,即是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要迈步走向这些实践,仍然离不开大胆的创新。